目前分類:血液透析----知識篇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飯前吃,是指吃飯前多久?飯後吃,是吃完飯後馬上吃?忘記吃藥時,可以兩次藥量一起吃嗎?……專家解答10個常見問題,讓你「藥安心」。

五十多歲的張先生是個藥罐子,不愛運動加上體重過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纏身,一天要吃好幾種藥,偏偏記性差,常忘記吃藥,等想到時,有時又超過許久,不知道該不該趕快補吃?有時甚至兩次藥量一起吃,張太太看了實在擔心,就怕老公自作主張,吃出問題。

藥該怎麼吃、怎麼用,實在學問大。衛生署曾針對國小教育程度以上的民眾,以問卷調查他們的用藥行為,光是針對「飯前吃藥」,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七成以上的人認為,「飯前吃」就是吃飯前30分鐘。也有一成多的人認為,是指吃飯前1小時吃藥。另外也有一成多的人覺得,只要是吃飯前吃藥就可以。正確用藥,除了確保治療效果,更重要的是,也避免發生危險,以下釐清民眾常有的幾個迷思:

Q1藥袋若寫飯後服用」,飯後馬上吃是錯的?「飯前服用」如忘記飯前吃藥,可飯後補吃嗎?

「飯後服用」指的是隨餐服用,所以吃飯時或飯後馬上服用都可以。有的藥指定「飯後服用」是希望降低對腸胃道的刺激,有的是為了增加吸收。有的藥如制酸劑指定「飯後30分鐘服用」,是希望達到較長的效果。「飯前服用」指的是空腹服用,一般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都算是空腹,主要是胃內的食物已經排空,到達小腸,不會有食物影響藥品。許多藥指定「飯前服用」是為了增加吸收,有的藥指定「飯前15分鐘服用」或「飯前30分鐘服用」,是希望藥品在吃完飯後可以立即發揮效果。

記得吃藥最重要!治療用的藥品,如忘記服藥,想起來時立即補吃,不要管飯前還是飯後。所以如寫「飯前服用」,忘記飯前服用,可飯後補吃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諮詢╱鄭建興(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腦中風加護病房主任、臺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

撰稿╱陳怡禾

媒體報導,前總統李登輝去年11月底傳出小中風,經醫師檢查發現是腦部小血管栓塞導致右手掌麻痺,經住院治療後已無大礙。台北市政府也有一名官員因腦中風送醫救治,事後了解,患者有高血壓病史,一時沒有留意血壓的變化,也沒有按時服藥控制血壓,導致中風發生。

所謂腦中風,就是供應腦部的血管出了問題,影響到腦神經系統。一般可以分為出血性腦中風以及阻塞性腦中風兩種,出血性腦中風是腦血管的破裂;梗塞性腦中風則是腦血管硬化、阻塞導致缺血,兩種都會對腦神經傷害,導致神經功能受損。根據統計,全台約有20至30萬名腦中風、腦血管病變的病人,每年新增加約6萬名腦中風的病人。

出血性中風患者較少 但死亡率較高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諮詢╱李任光(臺大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撰稿╱黃靜宜

血壓就是血液作用於血管壁上的壓力。血液從心臟打出來後,血流在流經血管壁時,會產生一個壓力,讓血液繼續往下流,這個壓力就是血壓。

正常的血壓值是收縮壓在100~140毫米汞柱之間(120以上就稱為高血壓前期),舒張壓60~90毫米汞柱之間,之所以訂出這個標準是因為大多數人都在這個範圍,而一旦高出這個數字,會有很多併發症和危險性,所以界定為高血壓;低血壓因較無立即危害,所以較少被重視。

低血壓的定義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性腎臟病與血液透析病患者常見的感染,包括肺炎、泌尿道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感染性心內膜炎、血液透析管路感染等,其中又以肺炎、血液透析管路感染兩者較常見,而因感染而致命的患者中,肺炎又佔了兩成。

這些患者免疫較差,原本就處於易感染的威脅中。透析患者如果洗得不好,透析不足量,也容易營養不足,導致抵抗力變差。另外秋冬之季因天氣冷,早晚溫差大,體弱的病患易身體不適,若加上生活作息紊亂、壓力大或飲食不均衡,極易導致身體抗力更差,可能因此更易遭受感染,增加致命威脅。

 

近日沸沸揚揚的流感病毒,和可能會引起肺炎的肺炎鏈球菌,都是血液透析病患易得的感染。其中因肺炎鏈球菌引起肺部感染的風險,在透析病患較一般成年人高出2.8倍,若不慎感染,住院急診治療的天數,也比非腎臟病患者多出4~6倍。預防鏈球菌感染肺炎最好的方式,仍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且從血液透析病患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數來看,肺炎也佔了2成。要預防腎友肺炎以及其他器官感染,最重要的仍是從控制慢性病維持免疫力施打疫苗三要點做起。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似乎很多控制指標,遇到洗腎患者時,都要被顛覆了,對於一般糖尿病患者,HbA1C一向是非常重要的血糖指標,而且糖尿病腎病變的患者(還沒進展到洗腎者)的建議目標,也會建議將HbA1C控制在7%以下(當然,除了那些有低血糖風險的患者以外),這樣的好處是,能夠減緩腎臟功能下降的速度,保護腎臟,減少蛋白尿的進展等等。

但是洗腎患者的HbA1C控制目標,似乎仍缺乏共識,因為各家研究結果都不一樣,有的說在7-9%中間最好,有的研究就如前面那一篇的結果,HbA1C和預後的關聯很弱。

Freedman教授的研究指出,如果改用另一個指標工具(糖化白蛋白)來判斷患者的血糖控制,還是能準確預測洗腎患者的住院率、以及死亡率。所以囉,血糖控制還是很重要!只是單用HbA1C,來評估每個洗腎患者的血糖控制,有可能會誤判喔,平日使用血糖機來監測血糖,更能精準控制血糖,HbA1C作為參考用,但不是絕對的標準,而或許“糖化白蛋白”,會是將來用來評估洗腎患者血糖控制更好的工具

KDOQI治療指引怎麼說

針對腎臟病的KDOQI治療指引,對糖尿病腎臟病患者的建議,於2012年也作出更新,其中針對HbA1C指出幾點要注意的(p.867):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低溫天寒,放個醫用熱敷墊在腿部取暖是件幸福的事。不過,食藥署提醒民眾,醫用熱敷墊使用不當,恐燙傷或引起皮膚炎,讓幸福變不幸。建議使用時溫度設在45℃以下,熱敷不超過20分鐘,避免用於頸部等皮膚較嫩部位,嬰兒、孕婦、糖尿病患不宜使用,使用時遠離易燃物。

  近來氣候轉冷,手腳容易冰冷的民眾紛紛使用醫用熱敷墊取暖。冬天使用醫用熱敷墊,既保暖又可稍微減輕痠痛感,但要注意控制溫度和時間。日前一位婦人在家看日劇同時使用熱敷墊,時間長達2小時,結果不慎燙傷雙腿而緊急送醫。

  食品藥物管理署說明,醫用熱敷墊使用時的舒適感,很容易讓人忘記它的危害。如果使用不當,仍然可能造成燙傷或皮膚炎的傷害。使用時,應注意溫度、時間、位置。如直接接觸皮膚,溫度應於45℃以下。若隔著衣服或毛巾使用,熱敷溫度可調高至50℃。但熱敷時間不能太久,宜控制在15至20分鐘內,以免因熱蓄積導致燙傷。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我洗腎才沒多久,身體卻覺得發癢,看了皮膚科醫師都沒有改善,該怎麼辦?」搔癢為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常見的皮膚問題,大約10%到30%的慢性腎臟病人會有此症狀,當進展至末期腎臟病時,也就是需要接受透析治療時,更有高達40%到70%的病人為皮膚搔癢所苦。

洗腎病人因為皮膚內的汗腺及皮脂腺有萎縮減少的情形,導致皮膚極度乾燥,不論是秋冬乾燥的天氣,或夏天炎熱的天氣都容易發癢;再加上包括維他命A、副甲狀腺素、組織胺及鈣、鎂、磷等離子在洗腎時,不易被洗出體外,堆積在體內,也會引發強烈癢感。

洗腎病患如果有高血磷問題,也容易皮膚癢

南投醫院腎臟科葉哲廷醫師表示,洗腎的病人常抱怨全身都癢,最癢的時候甚至比被蚊子叮到還癢。晚上躺下來時背部特別癢,有的會影響睡眠品質,嚴重甚至會情緒躁動或是憂鬱,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第1招:徹底掌握正確的腎臟病知識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加上大環境的汙染與不當的飲食習慣,使得罹患腎臟病的人口比例節節上升,但網路資訊發達,坊間介紹腎臟病的書籍琳瑯滿目且種類繁多,如果想要涉獵腎臟病的知識,其實並不困難。

建議無論是否為腎臟病患者,平時都應建立正確的預防保健之道,買幾本關於腎臟病的好書仔細閱讀,以便充分掌握腎臟病的知識,如已是腎臟病患者,更應遵從醫師的專業指導,積極治療,用心調養。

❖ 第2招:勿濫服成藥,或來路不明的藥物

很多腎臟病病例是因濫服成藥所造成,不少人因感冒或疼痛,長期服用某些成藥,而導致腎衰竭看似無害的抗生素、顯影劑等,也可能是致病因素。另外,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有時也會對腎臟造成危害,切勿聽信坊間偏方,而延誤治療時機。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腎臟移植,是讓末期腎衰竭病患活下去的最後希望,除了大體捐贈之外,親屬間的活體捐贈也是方法之一。醫師表示,隨著腎臟移植技術進步,目前透過術前腹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有助認清捐贈者的身體結構,提高腎臟摘取和移植的準確性和成功率,以維護捐贈者的健康安全。

丈夫腎病纏身 愛妻捐腎救命

1名40歲中年女性,想捐贈一枚腎臟給患有長期腎病的先生,在接受術前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有2條左腎動脈及2條左腎靜脈,且2條靜脈一前一後橫走越過腹腔主動脈,在這一情況下,雖然左側腎臟血管較長,卻也明顯的錯綜複雜。

幸好在腹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的輔助下,醫療團隊更能清楚掌握手術情況。後來,個案順利接受經腹腔鏡右側腎臟捐贈,手術過程順利,術後也恢復良好。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陳愷懋醫師

在洗腎患者中,貧血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尤其遇到當補充鐵劑到達一定的數值之後,加上使用了大劑量的EPO(紅血球生成素),血色素卻仍然無法上升的患者,稱為:EPO反應不良,這樣的情況,還不算少見。 

維他命C的使用,能夠提升鐵在體內的利用情形,主要有兩個理由,1. 維他命C為還原劑,能把鐵從儲存的地方,趕出來做事情。2. 在製造血紅素時,把鐵嵌進去的這個過程,維他命C是幫忙的角色。

因此,當臨床上遇到EPO反應不良的患者,自然就有人把腦筋動到補充維他命C的身上。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陳愷懋醫師

為什麼腎友常常會貧血呢?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三:紅血球生得少、紅血球死得早、鐵不夠。

1. 紅血球生得少

身體中有一種荷爾蒙,作用是專門鞭策骨髓製造紅血球,讓血色素上升。

種荷爾蒙的名字就是“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簡稱EPO)”,這種荷爾蒙是腎臟負責製造的。當腎臟功能漸漸變差,荷爾蒙的產量就逐漸不夠,就不造血了。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臺灣,腎炎、腎病症候群及糖尿病腎病變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由於台灣高血壓患者以及糖尿病患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外加各種用藥偏方,地下賣藥電台,造成腎臟負擔,讓我國洗腎患者年年增加,至民國101年止共有6萬多名末期腎衰竭病患正接受長期透析治療,其發生率及盛行率仍為世界第一名。

腎臟病預防 從飲食、生活習慣開始

當腎臟功能衰退90%以上,以致於無法有效排除廢物時,就會造成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即為末期腎臟病,又稱為尿毒症。容易引起慢性腎臟病的原因包含,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絲球腎炎、腎結石、泌尿道重複感染或阻塞、長期濫用藥物、家族遺傳等。

預防腎臟病的方式其實不難,只要飲食上注意少鹽、少油、少糖、多纖維、多蔬果及多喝水,日常生活也要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還要記得多運動,如此就能避免腎臟病的發生。

選對蛋白質來源 降低含氮廢物產生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入秋後,皮膚容易乾燥龜裂,造成皮膚乾燥的原因的外在環境因素為秋冬兩季溫度下降、冷空氣的濕度相對較低,空氣冷乾,皮膚表面的水分容易受外在溼度降低而揮發。內部因素因溫度較低,人體中皮脂腺中的皮脂分泌量減少,如何做好保濕及避免刺激,便是秋冬皮膚保養的重點了。

亞東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呂柏萱表示,應依照自己的皮膚狀況來選擇合適的保濕品,因為不同的膚質,所需要的保濕效果也不同,皮膚較容易出油,使用的產品較油就會容易產生痘痘,皮膚較乾燥,則需要使用保濕效果較強的產品,避免皮膚產生乾、緊的不舒服感。建議先試用看看使用產品,看是否皮膚變光滑,皮膚也沒有出現粗糙或是癢的感覺。

呂柏萱醫師認為,卸妝及洗臉也是需要注意的事情。洗臉是使用清潔劑將臉上油質洗掉。若皮膚乾燥缺水缺油,卸妝就須小心,以免刺激皮膚,卸妝品的清潔力太強,容易造成皮膚乾裂,保護臉上的油質會被洗掉。建議挑選卸妝產品時,挑選使用有標示溫和的界面活性劑,避免效過的太強的卸妝用品。

秋冬兩季皮膚乾裂,引起發癢或刺痛等不舒服感,尤其敏感性肌膚或異位性皮膚炎患更需注意保養。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蜂窩組織炎是一種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當細菌感染至皮膚深部組織,導致急性發炎、擴散而產生皮膚紅腫問題。亞東醫院皮膚科蔡昌霖醫師提醒,當皮膚出現傷口時,應妥善照料,若出現細菌感染造成傷口惡化,應積極就醫以免延誤診治。留心皮膚創傷,跟著健談圖文一起認識蜂窩性組織炎與皮膚症狀。 

 

皮下脂肪層是像蜂窩狀的組織,若被細菌感染而發炎,就稱為蜂窩性組織炎。 

主要有紅、腫、熱、痛的症狀,紅腫是傷口附近會泛紅、表面稍微隆起。 

熱痛是被感染區域溫度較高且會持續疼痛與化膿。 

細菌若侵入血液循環時,會出現畏寒、發燒、全身倦怠、淋巴腺腫、關節痛、頭痛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而死亡。 


專家諮詢:亞東醫院皮膚科 蔡昌霖醫師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眾滑手機的畫面到處可見,但是,醫師提醒,經常或過度滑手機,小心罹患扳機指或腕隧道症候群。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指出,手部過度使用,除了會造成扳機指、腕隧道症候群,還可能會造成肘隧道症候群、媽媽手等疾病,不可不小心。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骨科主任藍聖閔舉出臨床病例,從事早餐店生意的56歲王太太,手指彎曲、伸直不靈活,有時甚至食指卡住,經檢查發現過度抓握,罹患扳機指。

再者,一名53歲婦女經常用食指滑手機,拇指經常不動,也出現手掌遠端根基部壓迫疼痛,甚至無法彎曲或卡住,同樣是罹患扳機指。

另一病例,是1名擔任工廠作業員20年的48歲婦女,經常搬運重達1、20公斤重物,手掌前三指經常刺痛,經檢查大拇指下魚際肌已萎縮,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要延緩病情惡化程度、避免併發症上身最佳的方式就是控糖,只是,普遍民眾在控糖上的觀念,多半只著重在於飲食、藥物上,卻忽略了運動的重要性,以至於長久下來成為了控糖死角,進而增加7成的死亡率。

控糖三管齊下 飲食、運動、藥物不可少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醫師表示,由於台灣糖尿病人口多半是因胰島素量不足所致,且胰臟分泌功能的退化速度,以每年5~10%在進行中,因此,當病患無法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時,就會增加心臟、腦血管、視網膜、腎臟、神經等病變風險。

所以,若想降低各項風險,就得從「飲食、運動、藥物」三管齊下來進行,只不過,在全台170萬名糖尿病中,約有55%、85萬名糖友沒有運動的習慣,可見大家都忽略了運動的重要性。

運動改善胰島素敏感度 降低死亡率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旦洗腎就需終身洗腎?當心!因錯誤觀念不就醫,恐威脅自身性命。1名70多歲有糖尿病的老翁,明知自身有腎功能不佳問題,卻因為恐懼血液透析(洗腎),認為血液透析後就得終身洗腎,而拖延就醫時間,導致尿毒指數超標,差點一命嗚呼!所幸,友人及時將其送醫撿回一命!

 

這名患有糖尿病且腎功能不好的70歲老翁,因自行用針戳破兩腿上水腫而產生的水泡,造成續發性的細菌感染,導致急性的腎傷害。老翁到院急診時非常喘,腎臟功能極差,尿毒指數是一般正常人的10倍以上,也因為毒素太高、食慾不振、血糖非常低,同時伴隨多種電解質異常(高血鉀、低血鈣、高血鈉),合併肺水腫及酸血症,命在旦夕。當天緊急進行血液透析,同時輸血矯正貧血和凝血功能異常,經搶救後,病況才逐漸穩定。

急性腎傷害 不需終身洗腎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醫醫指出,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的報告,2012年台灣末期腎病變盛行率是世界第一,末期腎病變的患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將會迅速危及生命,洗腎或腎臟移植是唯二的治療方式。但是無論是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都不能取代原本腎臟的功能,體內的代謝廢物無法完全排出體外,日積月累之下,全身神經系統、循環系統都會受到破壞,身體也會逐漸走向衰退的道路。

腎臟移植後雖然只有一顆新的腎臟,卻足以擔起排出代謝廢物的重責大任,可以將體內的毒素排得一乾二淨,更不需要像血液透析一樣,每周花三個半天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接受透析治療,可惜的是腎臟的來源有限,目前的科技尚未有成功的人造腎臟可以在臨床上應用,腎臟的來源仍然必須從人體身上摘取,包含親屬間活體捐贈與腦死病人的大愛捐贈,活體捐贈的腎臟成功率與腎臟存活年限皆優於腦死病人的捐贈,不過有時受限於親屬間血型不吻合,妨礙了移植的施行,也阻斷洗腎病人重生的機會。

近幾年來醫學及藥物的進步,讓血型不吻合不再是腎臟移植的高牆,可以利用新的血液透析技術,將洗腎病人體內對抗不同血型的抗體移除,加上施打抑制淋巴球功能的藥物,讓原本因血型不合會產生排斥的移植腎臟,得以成功的存活於受贈者體內,發揮排毒的功能,這種血型不吻合的腎臟移植,大大增加腎臟移植的機會,讓更多飽受洗腎折磨的病人,得以重享快樂的生活,貢獻心力於家庭與社會。

高醫體系泌尿科過去十多年來已經在腹腔鏡手術有了極成熟的經驗和技術,利用腹腔鏡取腎只要一個傷口就可以將捐贈者的腎臟完整順利取出,不像傳統手術方式會留下長長傷口疤痕,這樣可以大幅減輕活體捐腎者的疼痛、疤痕及恐懼感,使得活體腎移植的病例快速增加。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茶飲風暴席捲台灣,民眾平時愛喝的紅茶、綠茶、烏龍茶、花草茶等多款茶飲都驗出農藥超標,讓愛喝茶的人心驚驚。

為了降低把致癌物質喝下肚的風險,少喝飲料、多喝開水其實就是最好的應對措施!

喝水不只能解渴,還能增加腦力、幫助瘦身,好處多多!

 

一般民眾都知道喝水很重要,但是除了解渴,喝水究竟還有哪些好處呢?此外,喝水這個行為看似簡單又普通,但是究竟適合什麼時間喝、每天喝多少,都是一門學問。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季與初春是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好發的季節,目前國內正流行病毒性腸胃炎,且已造成多起群聚事件,嘉義市衛生局呼籲,民眾應特別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

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傳染力極強。輪狀病毒好發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被感染,主要症狀為水瀉、嘔吐,並可能伴隨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其中諾羅病毒感染病患嘔吐的症狀較為明顯,而輪狀病毒感染則以水瀉及發燒症狀為主,病程時間也較諾羅病毒長。

注意個人衛生!諾羅病毒尚無疫苗

病毒性腸胃炎主要是經由糞口傳染,因此澈底勤洗手為最有效之方法,不生飲、不生食,不用手接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黏膜,以預防諾羅病毒感染;此外為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飲業者,應於症狀解除至少 48 小時後才可上班。

衛生局也提醒,一般人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後都可以康復,但嬰幼兒、老年人、免疫不全的人感染後可能出現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目前市面上已有輪狀病毒口服疫苗,民眾如有需求可諮詢醫師評估後自費給予,但諾羅病毒及大部分的腹瀉病毒尚無疫苗可施打。

◤三峽慧安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