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慢性腎臟病(CKD)防治
|
||
隨著醫療水準的進步,近年來全世界透析(洗腎)病患人數逐年在增加,依據美國腎臟病資料登錄系統(USRDS) 2004年年報,台灣在2002年之透析病患發生率上升為世界第一名,盛行率僅次於日本居世界第二名。為了照護因末期腎臟病(ESRD)而必須長期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政府每年支付透析相關醫療費用高達新台幣兩百億元以上,龐大的金額成為健保財務上沉重的負擔。 定期的體檢、早期發現腎臟疾病、尋求正規治療、遵循醫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事實的挑戰,是治癒或阻緩腎功能惡化的最佳方法;但是相信偏方、服用來路不明藥物、任意增減藥物劑量等傷害腎臟且造成全身性症狀的不良觀念,卻普遍存在一般民眾的醫療行為中,因此教育民眾與病患,建立正確的治療與用藥觀念,才是防止腎臟傷害與疾病快速惡化的最好方式,故推動全面性的慢性腎臟病(CKD)預防的教育為當務之急。 藉由檢驗數據於較早期發現並給予適當治療(即慢性腎臟疾病(CKD)時期之早期即治療),能夠延緩腎臟疾病的惡化及併發症之發生。依據2001年NDT雜誌報告,減緩腎臟功能惡化的三大策略為: (1) 藉由準確的實驗檢查,早期發現腎臟病 (2) 調整可校正之危險因子 (3) 儘早施行腎臟病的保護性治療 台灣腎臟醫學會近幾年來積極落實腎臟疾病防治工作,尋求造成末期腎臟病的原因,並擬定全盤性的防治對策,才能夠逐年降低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 本會希望藉由腎臟保健資訊的宣導,讓一般民眾了解腎臟保健及自我照護的重要性,以降低或延緩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增加,進而降低尿毒症的發生率,增進國民健康。 |
||
世界腎臟病日(World Kidney Day) | ||
國際腎臟醫學會及腎臟基金會國際聯合會共同發起『世界腎臟病日』,每一年的世界腎臟病日訂於三月之第二個星期四,並於2006年3月9日開始。其宗旨為:
摘自台灣腎臟醫學會 |
全站熱搜